作者:徐战华 河南能源党委宣传部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创新创优基层党建政工工作方法、流程及模式,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实效性,不仅可以为国企改革提供内驱动力、明确导向,还能够增强党员、职工群众对党的向心力。近年来,国企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对内面临着管理机制的全方位调整,对外承担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若想确保国企的竞争实力,发挥国企对经济社会建设的助力作用,便需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创新国企基层政工工作,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认知水平、政治认同及工作积极性,从而为国企的稳定、安全、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党建政工工作的重要价值
党建政工工作在企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首先通过党建政工工作可以让企业基层群众对党组织提出的各项决策决议和方针政策等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尤其是在每次党组织举行相关会议之后,积极落实各项政策,企业职工可以积极了解党组织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思想和行动上听党指挥,为企业的发展建设提供更多的动力支持。其次,可以有效提升企业领导干部和群众职工的政治思想水平、觉悟。企业的党建政工工作,是建立在企业当前阶段实际情况和既定发展目标基础之上的,其可以有效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在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实施过程中,不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基层职工都需要接受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提升。
2企业党建政工工作实效性策略
2.1坚守法治底线
法治社会是社会和道德的坚实基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个结果都是不可否认的。虽然许多基层组织把解决群众性问题的多种手段混为一谈,尽快解决问题,在表面上超越了最终结果,保持了和谐,但也带来了很大的隐患。由于大多数人的利益需要制度和法规的保护,一些个人的利益与法律和道德不符,原则上不能受到影响。法治受害者的代价,就是往往会导致其整个制度都陷入恶性循环当中去,危害企业稳定发展。基于此,就极有必要针对“不信信访”“无理投诉”等负面社会现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坚决的抵制,同时还需要不断坚持引导人们通过正确的渠道和方式来表达利益的法治原则,最终才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2转变工作思想,促进国企干部职工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企业的改革发展趋向稳定,并且在持续推进,相对而言,国企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创新较为迟缓,部分政工工作人员依然沿用传统的工作理念与方法。例如,在以党支部工作人员为主体的政工工作中,通常采取宣讲、说理等方式向职工传递党的政策方针、国企改革发展相关文件、党的报告等,宣讲的内容过于笼统,不易于理解与接受,且此种滞后的基层党建政工工作思想会制约职工的专业化成长。为改善此种现状,国企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创新需要将思想转变为着力点,致力于避免基层党建政工工作流于形式。首先,需要明确国企发展战略,围绕国企的人力资源战略了解人才发展基本规律,以及现代化国企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以此确定再教育侧重点;其次,在基层党建政工工作中突出真实标准,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方针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职工群众的现实需求,促进国企的思想建设,引领国企始终将思想建设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将党建及政工工作纳入国企规章制度中;最后,要通过基层党建政工工作严把国企选人、用人关,与国企人力资源部门合作,针对职工在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短板联合开展教育活动,在实施思政教育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出思政教育的灵活性,如开展阅读活动、国企文化词典活动等,引领干部职工传承国企精神,弘扬国企文化,通过形势、目标、任务、责任的主题教育,以集中学习、座谈讨论等形式,让广大干部职工对国企面临的机遇、挑战形成清晰认知,对国企改革发展的信念更加坚定,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能够主动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职业素养,以此促进国企干部职工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责任编辑: